智慧農業再進化,打造雲林第一衛星農場-微醺農場(水林智慧農業擴散)

採訪人:蔡佳均—國發會地方創生中區輔導中心(逢甲大學)委託採訪報導
照片:微醺農場—黃衍勳 攝影提供

有效評估創生資源 萌芽返鄉創業夢

雲林水林鄉青年培力工作站—微醺農場創辦人黃衍勳,畢業於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班,起初為了一圓創業夢,著手盤點周遭現有資源,思考自己能做甚麼、想做甚麼。手上的資源只有爺爺的一塊農地,而父親從事的鰻苗養殖事業,屬於高投資高風險的水產養殖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亦有諸多的法規限制,高門檻的養殖漁業對於剛畢業的學生而言是項艱辛的挑戰,於是,他打消了將養殖鰻苗作為返鄉後創業選項的念頭。

他選擇了爺爺的土地作為起點,面對傳統觀念認為務農沒出息的挑戰,他耗費了心力說服爺爺釋出土地。爺爺從事粗放型農業,而父親從事養殖業,對農業一竅不通的他參加了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所開辦的農民大學,白天到農場實習,晚上到學校學習農業知識,從學徒做起。貫徹農家子弟不怕苦的精神,開啟了返鄉從農的旅程。

補強農業的基礎知識之後,創業初期遇到的最大困境就是資金不足。他申請了公部門針對農業的創業貸款,但補助項目有限且補助經費額度不高,為了能在農村穩定生活,復興家鄉的產業,他開始了借貸生活,即使抵押爺爺和父親的土地作為創業貸款,仍不足以應付建設第一棟溫室的資金需求,甚至向多位好友商借。在籌措足夠的創業資金之後,他應用自身所學的專長建置溫室栽培室,導入離地式的介質栽培模式,配合半自動化的養液系統進行知識化管理,並嘗試建立栽培SOP,開始了水林鄉第一座衛星農場的運作。

透析農村發展困境,建置產業創生系統

黃衍勳的創業路並非一路順遂,初期返鄉時,以種植有機葉菜為主,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農村缺工。傳統農村多為大家庭,農閒時彼此可以互相協助農事。現今的農村人口結構面臨人口外移,導致勞動力減少。同時面臨經濟規模難題—耕作面積較小的生產者無法提供穩定工作量,不穩定的就業機會降低勞動者紮根農村的意願,衍生出農村勞動力季節性缺工的問題。缺乏產業聚落服務亦是返鄉時面對的困境,廣大的生產面積與集貨場形成聚集經濟,對於生產地不在產業聚落內的他來說,季節缺工、供需系統、農產運輸成本等,都是產業創生事業亟需解決的課題。

從傳統農村社會經濟模式到現今農村結構的轉變,他認為,人口外移、農村缺工的主因是農村無法提供穩定的工作機會,以季節性缺工最為常見。因此,他逆向操作,想辦法創造更多的工作量解決農村缺工的問題。他放棄種植有機葉菜,轉型為離地栽培,以小黃瓜作為主要作物,將種植區分為兩期生產區,藉由銜接農作採收期,可穩定提供連續四個月的工作天。如此一來,有了就業機會,他才開始嘗試留住人才,著手企業化和規模化的發展進程。農村留得住人,人可以創造地方經濟,產業才得以獲得創生機會。

意識到農村產業發展的各種問題,他開始思考如何創造產業價值,以改變農村困境。農場的第一位員工便是從工讀生開始培養,而後,深耕農業成為工作夥伴,建立起區域產業的創生生態鏈。

解決農村缺工,引動在地青年返鄉,共同經營區域產業

從生產規模著手 落實家鄉產業創生

除了缺工問題,接下來面臨的問題就是返鄉青年如何佈局農產通路以及種植經驗不足的挑戰。黃衍勳從通路面分析,傳統農產的營銷機制是透過拍賣市場、合作社、農會等進行的拍賣系統,價格、通路都掌握在盤商手上。以小黃瓜而言,價格與產量起伏變化大,若是不想進入拍賣市場進行價格競爭,改與通路進行契作,也會面臨價格不穩定以及維持產能等問題。產量太少也無法凝聚產業規模,降低通路的契作意願,對農民來說,與通路談判的籌碼又減少了。因此,為了提高通路的自主性,他與在地農友透過合作生產,匯聚農產品產量、安排供貨排程,使農產品可以穩定供貨,終於在網路平台上獲得了契機。

他回憶起第一次談生意時,廠商第一句話就是:「你可以每天穩定供貨嗎?」驗證了他認為規模經濟帶來效益的假設。產業鏈的結構以及產業角色的分配非常重要,在地農友必須提供足夠產量並穩定供貨期程,而通路則需要建立客製化的管銷配貨服務。整體的產業結構中,產業要創生就必須找出穩定貨量、穩定通路、穩定價格以及降低運送成本的銷售模式,搭配技術面的實戰經驗,農友彼此經驗分享,累積栽培技術,縮短返鄉青年的摸索期,解決新農經驗與技術,整體生產結構才能穩固地基。

引動返鄉青年共同生產,擴大地方產業規模,提升市場競爭力

從技術傳承到品質管理 創生家鄉產業價值

克服了缺工、通路、技術等問題,產業漸漸進入軌道。這趟返鄉歷程的從農經驗,使黃衍勳興起了將經驗與技術傳遞出去的念頭,以此建立農村產業聚落,使穩健的產業經濟體留住返鄉青年,而在地青年也不需要離鄉背井,藉由產業的穩定抗衡人口外流的拉力,期盼農村能永續發展下去。衛星農場的概念於焉誕生,衛星農場是一場團體戰,穩定的生產模式、優良的品質管理以及獲利模式,參與的農友互相合作提升彼此競爭力,互相分享栽培理論與經驗技術,藉由認同理念,建置家鄉產業聚落雛型。

衛星農場系統除了提供經驗傳承,其包含智慧農業基礎課程、技術交流座談會、在地農業知識分享讀書會、農業創育資源媒合平台等實戰經驗,辦理各種增能工作坊,協助返鄉青農提升經營管理與智慧化的實務應用之外,同時制定產品分級制度,為農場生產品質進行把關,讓通路不必花費大量成本進行原料篩選,使農場獲得更穩定的價格。以小黃瓜為例,傳統拍賣市場為了提高農產拍賣價格,需要耗費大量人力成本進行農產品分級裝箱。

他說:「他個人約莫需要十五分鐘才能裝好一箱,但如果採用衛星農場所制定出來的分級管理標準進行分裝,速度至少可加快二倍。」品質管控大幅提升管理效益,傳統市場人工裝箱,同等級的三種長度必須分級成三箱,而他們採用的分級制,每箱可直接容納這三種長度,不需再細分,節省更多工時,這是與通路合作所帶來的無形效益之一。依等級和品質去對接不同通路的需求,可大幅提升銷售利潤空間,降低農業產銷成本,更提高經濟營收效益,創造在地產業永續發展的循環機制。

辦理經驗分享會,傳承智慧栽培技術,制定農產分級管理,提升區域產業價值

穩定航行創生海域 復甦農村新期望

從地方創生的角度探索返鄉青年的心路歷程,透過返鄉青年黃衍勳的經驗分享,觀察到臺灣農村若是要增加人口,建置友善的移居環境與增加關係人口,才有可能建立農村社會與產業創生的機會。從穩定農村產業的就業機會著手,以創生角度換位思考,擾動返鄉青年共構共享經濟體,創造產業共生型態,為家鄉帶來社會福祉。

黃衍勳所建立的青年培力工作站如同地方上推動產業創生的掌舵者,衛星農場的成員們就是在同一艘船上的划槳者。船舶的航行在地方創生海域中穩定前行,積極邁向農村產業再發展。

電子報訂閱

取得第一手活動與最新資訊

更多報導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