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聯流域,打造部落共好產業-社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Sbalay Penux大安溪青年培力工作站)

坐落於臺中市和平區社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Sbalay Penux大安溪青年培力工作站
採訪人:王蕙萱—國發會地方創生中區輔導中心(逢甲大學)委託採訪報導
攝影:王蕙萱、王菁鎂

週一早晨,都會車潮喧鬧,靜謐仍如山間雲霧,縈繞臺中達觀部落。然而,當推開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的門,見到的景象卻大不相同-有人下廚、有人盛菜、有人分裝便當……寬敞的空間,被劃分成各自獨立的半開放區域,可以見到所有人工作的模樣;走到後門往外瞧,有人巡園採收、有人整理鮮蔬,不遠處還在宰殺雞隻。如此分工有序、配合流暢的畫面,讓人產生一種錯覺-這些人不是在工作,而是依照長久以來建立的默契,在共同生活。

「共同、一起」的概念,的確是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以下簡稱德瑪汶協會)的價值核心,由來是泰雅族共食、共作的文化傳統-眾人集體完成狩獵、種植、編織、烹飪等工作,成果全體共享。這種生活方式,曾是再自然不過的部落日常,卻在現代化的過程中,被各種工具或制度所取代:農機具取代人工、小家庭取代家族……過往遵從的習俗文化,就在不知不覺間被全面取代。

這種取代究竟是好是壞?直到一場災變,出外工作的泰雅青年返鄉之後,答案才逐漸明朗。

找回「烏度尼岸」的生活

行政組長比穗素鳳,是921震災後,回到部落重建家屋的人之一。之後她前往雙崎部落工作,雙崎雖然位於達觀附近,彼此卻少有往來。「早期到隔壁部落還會有點害怕,地震以後各部落集中一起工作,隔閡就打破了。」

一場地震,摧毀了屋舍,卻拉近了人心的距離,更引發外來社工對於泰雅共食、共作文化的嚮往。「共食共作,泰雅語『烏度尼岸(Utux Nian)』,意思是打獵分肉的家戶。」秘書長黃盈豪是當時進入部落賑災的社工,他發現泰雅文化的共食共作,可以組織成緊密扣連的人際網絡,對部落的照顧工作助益極大,其運作與維繫依靠的並非法律,而是泰雅族生活的最高指導原則-祖先的訓示Gaga。

細心整理雞蛋及在地鮮蔬,是協會夥伴的工作,也是生活。(王蕙萱 攝)

「不過部落經過現代化,大家已經不習慣一起吃飯。」黃盈豪感嘆,「需要慢慢凝聚,學習什麼是Gaga。這對社工服務來說是更核心的,讓部落有自己照顧的力量。」為了一起吃飯、一起工作,他們需要一個場域-在眾人合力建造下,部落共同廚房於焉誕生。

廚房的設立,讓不同身分、不同年齡層的人聚在一起,大家有了腦力激盪的機會,也從傳統中激發出許多新創意。比如老一輩醃豬肉是為保存,方便出遠門狩獵時食用,作法雖然反映前人智慧,卻不適合現代人口味。「早期只用米發酵,味道很重。」素鳳說明,後來她們混合鹽巴和馬告作為醃料,風味餐的招牌菜色-小米醃豬肉才得以問世。

融合傳統與創新的風味餐,囊括了最受歡迎的小米醃豬肉(左)、刺蔥釀豆腐(中)、泰雅糕(中下),以及大安溪的餽贈-酥炸苦花魚(中上)。(王蕙萱 攝)

料理作法的交流,是傳承,也是一種激勵,有夥伴便主動報名坊間的餐飲課程,希望將原民的日常香料和食材,融合到餐點之中。目前風味餐的菜單研發,大多出自當時婦女之手;除了散發淡雅馬告香的小米醃豬肉,以刺蔥點綴提味的釀豆腐,也是經過多次實驗,才確定最終版本的創意料理。

共作共享的部落經濟

部落共同廚房營運4年後,德瑪汶協會成立。一如名稱「德瑪汶(泰雅語深耕之意)」,深耕至今,協會已設有農園、菇寮、雞舍,以及屠宰雞隻的專業設備,未來將設立育苗室,確保種植工作進行得更順利。

年復一年扶持著德瑪汶部落廚房的生機之地 (王菁鎂 攝)
農園裡的樹豆,隨著微風搖曳生姿。(王蕙萱 攝)

走入農園,不難發現果樹與蔬菜的多樣性,和種植單一作物的農地大異其趣,這種融合田園與森林的獨特風貌,便是友善環境的耕作成果。為了善待土地、保障農民收益,協會持續在部落推動友善耕作,並以高於盤口的價格收購友善農產品-比如達觀部落盛產的甜柿,就是與在地小農合作最久的水果。不僅如此,他們更把以往遭到丟棄的次級品乾燥加工,再上架販售,藉此提高種植利潤,沒想到還帶起一波熱潮。「後來附近的農友,都開始模仿我們做果乾了。」專案經理蘇文仙笑道。

引起部落農友一波跟風熱潮的甜柿果乾。(王蕙萱 攝)
由在地小農新鮮現採的蔬果,配送至協會後,再由夥伴幫忙整理裝箱 (王菁鎂 攝)

每週兩次,在地小農會將鮮採蔬果送到協會,再由夥伴幫忙整理裝箱,運送到臺中和臺北的通路銷售。不過,協助販售只是過渡,他們還是期望「10多年後,農友可以直接對到客戶,以市場價格銷售自己的農產品。」

非籠飼共有雞雞舍(王菁鎂 攝)
受到良好照顧的雞隻,在雞舍自在奔走,既不怕人也不會啄人。(王蕙萱 攝)

打造循環永續的部落經濟,向來是德瑪汶協會努力的方向。因此,友善農產品在銷售到其他縣市之前,須先滿足在地需求-地產地銷的經營策略,讓部落自給自足,無須仰賴外界供應。而協會的主打商品-共有雞,則體現部落共好的精神:協會將剛出生的小雞,交由富有飼育經驗的部落長者照料,小雞長到6週大,轉交給在地小農飼養;等到18週發育熟成,由協會統一收購,進行後續的處理與販售。如此循環往復,在為不同族群創造收益的同時,也能實踐部落自力照顧。共作、共享的真義,即在於此。

串聯,為了部落人的未來

長期在部落實踐共同照顧的德瑪汶協會,除了關懷邊緣族群,送餐服務從不間斷,對部落下一代也付出相當多心力。學童陪讀、青少年陪伴,都是持續推行的工作項目。

2021年,協會成立Sbalay Penux大安溪青年培力工作站,招募在地青年進入工作團隊。「Sbalay在泰雅語裡,有長老調解衝突、和解的意思,penux是大安溪。」黃盈豪指出,大安溪流域散布14個泰雅部落,優秀人才輩出,如作家瓦歷斯諾幹、編織工藝家尤馬達陸、紀錄片導演比歷亞布,但部落間彼此少有合作,呈現各自單打獨鬥的局面。因此,他們期待青培站能促成部落之間的交流,「部落工作者也能夠合作,將泰雅文化傳承給下一代年輕人。」

青培站工作內容多元,羅可中示範如何燒製健走杖,這是根據長者自力照顧需求,結合部落特產竹子所開發出來的商品。(王蕙萱 攝)

不過,在人口大量流失的泰雅部落,招募青年並不容易。青培站的工作夥伴-羅可中、迪等和劉豪,或因為家庭耳濡目染,或因為大學所學相關,對於泰雅文化已有足夠認同,但其他部落青年就未必如此。在工作機會本就不多的情形下,為了讓下一代擁有更多資源,許多人會選擇利益導向的勞力工作,「像模板粗工、開砂石車,有的可能一個月賺十幾萬,但這些都是用生命換來的,部落人的未來應該不能只是這樣。」羅可中感嘆。

計畫主持人黃盈豪及工作站青年(右)與國發會地方創生輔導中心賴玉真副處長(左)交流對談
(王菁鎂 攝)

身為青培站的計畫主持人,黃盈豪對此更是有感。他們考慮過調高青年工作者的薪資,卻擔心引起反彈。「要對年輕人產生返鄉的吸引力,但如果調了Pay,原來部落廚房共同經營的工作夥伴也可能有意見。」進退兩難之際,他們意識到要留住人才,關鍵在於利益之外的價值,「在這邊工作,有共同支持的機制和系統,是其他工作沒有的。」黃盈豪強調,「年輕人不會只看到薪水,而是看到集體工作的價值。」

由Sbalay Penux大安溪青年培力工作站打造的家屋空間,牆面窗戶的設計融合泰雅族女性及男性的紋面加以設計。(王菁鎂 攝)

與人和好,與自己和好

要讓青年體認「共同、一起」的價值,終須回歸文化認同。尋根-尋訪舊部落、繪製部落地圖,是青培站成立初期便舉辦的活動。「請長老講解泰雅族的遷移史,像過去的砲台、日本攻打路線,才發現以前的人走了這麼遠!」迪等感嘆,「他們走過的路,有些都快變成90度的峭壁了!」

儘管尋根意義深遠,在部落仍需天時地利人和,青年才願意返鄉參與活動。「有次在不是連假的週末辦,只有耆老帶我們兩個上山而已啦!」羅可中指指身邊的劉豪。後來經驗多了,知道還要搏感情,要「微醺的烤火,聊聊生活的瑣碎」,才會進行得更順利。

「杵臼」在泰雅文化中,宴客、迎賓的麻糬都由杵臼搗製,是傳統慶典不可或缺的工具。
(王菁鎂 攝)

相較於臺灣原住民第一大族-阿美族的群聚部落,泰雅族的部落較為分散,競爭意識也較強,因此流域串聯,需要有人先釋出善意;杵臼恢復的活動,就是青培站與各部落對話的起點。「我們找大家一起做杵臼。」黃盈豪說明,「一個杵臼,代表一個部落組織,杵臼做好,可以拿回自己的部落運用。」在泰雅文化中,宴客、迎賓的麻糬都由杵臼搗製,是傳統慶典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前來參與杵臼恢復的人,自然也是各部落有話語權、影響力的人物,「把杵臼帶回去,就象徵傳遞合作共好的訊息回去。」劉豪補充。

泰雅樂器木琴的造型質樸討喜,彈奏出來聲音清脆而不失圓潤。(王蕙萱 攝)

木琴課程,是另一項復興泰雅文化的活動。之所以選擇木琴,是因為大安溪流域的部落見不到這種樂器,「新竹、宜蘭的泰雅族都有做木琴,但這裡只有口簧琴、獵首笛。」迪等解釋。課程共分三次,從製作到演奏完全包辦,內容紮實。「在部落辦活動要講人情,沒想到木琴課程主動報名的人很多,可能大家有看到我們的努力吧!」迪等開心地說。

活動的成功,讓青年有了前進的動力,然而挑戰仍一直存在。迪等說:「串聯講得容易,可是實行很難。看到你做得好,別人就會想要模仿超越。」對此,黃盈豪想法相同:「不同組織工作起來其實很困難,部落會相互較勁、比較資源。」值得慶幸的是,大家已在逐步學習怎麼合作,「像士林部落跨年會辦草地音樂節,我們也會去幫忙。」

串聯大安溪沿線商家,為活躍在地而生的「河好市集」。(王菁鎂 攝)

已舉辦三屆的河好市集,最大的特色,是邀請大安溪沿線的商家參與。而透過三屆主題順序,可以發現「與身體和好」為最優先-這似乎也是一種提醒,在與世代、與土地和好之前,必須先與自己和好。與自己的身體、身分與文化和好後,所有的可能性才會隨之開展。

退役的醫療車,經改造成為河好市集的攤車,別具巧思又富傳承意義。(王蕙萱 攝)

慢慢來比較快

從部落共同照顧開始,雖說德瑪汶協會依循的是共食、共作的泰雅先民傳統,卻也在走一條前人不曾走過的路,「烤火的時候,廚房理蛋的阿嬤說:要先走,走了這條路,就會生出其他的路。」提起河好市集印象最深刻的事,迪等說了這句話,正好可以作為他們目前的寫照。因為在交通不便、連國中都沒有的山村部落,推展青年培力工作,其實並無前例可循。

「要做地方創生,必須先建立共識,以及一起合作的可能性,而不是貿然開發。」黃盈豪指出,做青年培力和部落串聯,目的就是希望和不同世代、不同部落的人建立共識;之後對於地方產業的發展,才可能有共同想像與願景。當然,在建立共識前,還必須先了解青年在想什麼。

「今年我們有一份問卷,是盤點工作站夥伴認識的人,蒐集青年返鄉的想法,包括有沒有意願回來、需要的支持和幫助、回來之後想做什麼等等。」事實上,從原鄉現今的生態來看,提供穩固的支持,讓青年有動力、有能力回鄉融入部落生活,的確比曇花一現的就業機會更重要。然而,培力工作也非 一蹴可幾 ,需要時間累積,方能看出成效。

創生如同編織一件作品,需要相互交織、合作的能量,才能完整化一個部落的樣態。
(王菁鎂 攝)

不過,對在原鄉工作已超過20年的黃盈豪來說,時間不是問題。他一向主張「慢慢來,比較快」,以及「人與人關係的經營,比成果重要」。這是部落深耕的理念,也是地方創生的心法。逐步扎根,才有機會傾聽地方需求、採納多方意見-從合作共好出發,人盡其才,產業自然發展得更健全。

電子報訂閱

取得第一手活動與最新資訊

更多報導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print